妊娠期牙龈炎是怎么样的

发布于 2024-05-21 06:58

什么是妊娠期牙龈炎呢?妊娠期牙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,牙龈慢性炎症加重,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,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。也许有些孕妈妈想要深入了解一下,下面就介绍一下妊娠期牙龈炎是怎么样的?

妊娠期牙龈炎是怎么样的:

妊娠前可以龈缘炎为特征,从妊娠2-3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,分娩后约2个月,龈炎可自行恢复至妊娠前水平;症状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,以前牙区为主要区域。龈缘和龈乳头呈鲜红或发绀,松软、光亮、肿胀、肥大,有龈袋形成,轻探易出血。妊娠期龈瘤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凶暴伤性牙合的牙间乳头区。一般发生于妊娠第4-6个月,瘤体常呈扁圆形,向近远中扩延,可有蒂,一般不超过2cm。分娩后,妊娠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,但必须去除局部刺激物才能消失。

妊娠期妇女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,致使牙菌斑、牙石在牙龈缘附近堆积,引起牙龈发炎,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加重原有病变。

预防:1、定期到口腔科检查,以早期预防治疗为主,做好口腔卫生保健。2、口腔疾患的治疗:孕妇发生流产的时间一般是在妊娠后的前3个月,而怀孕3至7个月则是治疗口腔疾患最适当的时期。3、坚持口腔清洁卫生:妊娠期母体口腔,常有多种原因使之不洁,影响牙牙周疾病的过程,因此应经常保持口腔的清洁,特别是加强进餐后的口腔卫生是非常重要的。4、营养:妊娠期的母体比平时更需要营养物质,以维护母体包括口腔组织在内的全身健康;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家居口腔内的营养不良。

妊娠期牙龈炎的治疗: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,如菌斑、牙石、不良修复体等。认真地进行口腔护理治疗,严格控制菌斑的发展。牙龈炎症明显、龈袋有溢脓时,可用1%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,加强漱口。体积较大的妊娠龈瘤,可手术切除。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妊娠期的4-6个月内,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。

妊娠期牙龈炎看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是对胎宝宝的影响非常大,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。这也是为什么孕期检查要检查口腔问题,且在孕期也要定期检查口腔的原因。建议有牙病的女性先治疗好再怀孕,以免牙病影响正常妊娠。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