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热病毒性发热症状

发布于 2024-06-16 11:30

登革热病毒性发热症状,主要包括高热、皮疹、出血倾向等。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,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
1、高热: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,感染后可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反应,表现为持续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;

2、皮疹:登革热病毒感染后还可导致皮肤黏膜充血,从而引起皮疹,通常以斑丘疹为主,多分布于躯干以及四肢部位,少数患者还会伴有水疱、瘀点等症状;

3、出血倾向:由于登革热病毒感染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,所以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,如鼻腔出血、牙龈出血等。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、颅内出血等情况;

4、其他症状: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头痛、肌肉酸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,还可能会出现心肌炎、脑膜炎等并发症。

如果确诊为登革热病毒感染,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。同时还需要配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,比如阿昔洛韦片、利巴韦林颗粒等。

更多